“龙虾之都”盱眙“旅游护照”首发南京******
中新网南京1月10日电 (记者 泱波)一只只麻辣可口的盱眙十三香龙虾、一件件精美的盱眙文物、一幅幅漂亮的盱眙山水画……10日,“龙虾之都”盱眙在南京门东老街启动“十城十万盱眙旅游护照”发放活动,盱眙县委书记邓勇当起全县“首席推销员”,向来往民众热情地吆喝:“盱眙是个好地方,好山好水好风光,有诗有景有远方,欢迎大家来玩!”同时把盱眙“旅游护照”递出,发出诚挚邀约。
盱眙“旅游护照”整合盱眙文化探秘、民俗体验、美食养生、休闲娱乐等多个文旅项目,是盱眙继龙虾旅游金卡之后的又一惠民举措,目的是刺激文旅消费的复苏、提振旅游市场信心。盱眙“旅游护照”持有人到盱眙景区景点游玩时享受免门票优惠。
当天,在南京博物院盱眙“旅游护照”发放现场,盱眙县县长孙志标向记者透露,盱眙境内发现的大云山汉王陵遗址由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,共挖掘、修复文物一万余件,目前已移交至盱眙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,该馆将于1月12日对外开放,系统、直观地展示大云山汉王陵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,以及盱眙地域历史文化特色。
据悉,近年来盱眙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消费的政策,建设了一批如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、江淮剧场等重大文旅项目,不断丰富演出、研学、康养等各种类型的文旅消费业态,努力打造四时可游、四季能游、四处宜游的旅游目的地。(完)
绿水青山“瞰”中国丨塞罕坝:开垦一片荒原,用信念种下一片森林****** 开垦一片荒原,用信念种下一片森林。 如今的塞罕坝一改“黄沙遮天日,飞鸟无栖树”景象。从1962年至2020年年底,塞罕坝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,森林覆盖率从18%提高到82%。为首都阻沙源、为京津涵水源、为河北增资源、为当地拓财源,这颗“华北绿宝石”,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 2017年,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——“地球卫士奖”。 六十年寒来暑往,塞罕坝人种下的是树,也是希望,更是未来,写就了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奇迹。 联合出品: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 光明网 监 制:战 钊 编 导:张佳兴 蔡 琳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彩神app地图 |